咸亨三年,高宗加號為天皇,武氏號稱天后,二人去東都洛陽行宮已然頻繁,太子李弘亦經(jīng)常代理國政,雖姚州有外敵入侵,整體還算太平。可春光易逝,好景難留。轉(zhuǎn)眼到了咸亨四年(673),六月間,襄州瘴癘頻發(fā),民多疾疫,加之天災蟲災,麥田欠...[繼續(xù)閱讀]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咸亨三年,高宗加號為天皇,武氏號稱天后,二人去東都洛陽行宮已然頻繁,太子李弘亦經(jīng)常代理國政,雖姚州有外敵入侵,整體還算太平。可春光易逝,好景難留。轉(zhuǎn)眼到了咸亨四年(673),六月間,襄州瘴癘頻發(fā),民多疾疫,加之天災蟲災,麥田欠...[繼續(xù)閱讀]
垂拱三年(687),張柬之已經(jīng)62 歲了,但他不覺得自己老。通過這些年的療傷,服侍母親,他已經(jīng)走出了過去的陰影,并且學問爐火純青,對儒學、經(jīng)學的認識理解有了一個質(zhì)的飛躍,對各種典籍爛熟于胸,因不在官場,對政局也有了一個旁觀的清...[繼續(xù)閱讀]
永昌元年十一月,武則天又發(fā)揮了她無所不用其極的奇思妙想,“神來之筆”,以十一月為載初元年,以十二月為臘月,夏歷正月為一月,革了李唐,正式稱帝。她還創(chuàng)造出十二個新字,頒行天下,九月九日,她正式改國號為周,又改載初為天授...[繼續(xù)閱讀]
古人情與今人同。長壽二年(693),守孝25 個月的張柬之結束對親人的緬懷。接下來,他要回到政治的漩渦中去。武則天很重視親自拔識的官員,仍認為張柬之是她要用的人才。但武則天是人不是神,她并不知道每個人在想些什么,她的耳目...[繼續(xù)閱讀]
則天順圣皇后臨朝,神功元年初。又是一年雪至時,白茫茫的洛陽,此時顯得有些寂寥。寬闊的大街上,平日傳宣的車馬瞧不見了,游蕩的公卿貴婦,紈绔子弟不見了。兩側(cè)的商販們瑟瑟索索地在打理著生意,接待著寥若星辰的客人。仿佛這...[繼續(xù)閱讀]
九月,武則天下旨,將從房州召回的廬陵王李顯立為皇太子,多虧了之前狄仁杰談宗廟、解怪夢,讓武則天立李家為太子的念頭更加堅定,能在繼統(tǒng)之事說動武后,普天之下只他一人。想當太子的周國公武承嗣絕望之下,郁郁而終。武三思更...[繼續(xù)閱讀]
也可能是張柬之一番以夷制夷,高度自治的真知灼見,讓武則天想起來這個當年對策第一,跟自己年齡相仿的老人;也可能是欣賞柬之的一眾廟堂高官的諫言,其又遷荊州大都督府長史,離皇都總算近多了。在荊州,張柬之遇到了楊元琰。楊...[繼續(xù)閱讀]
張柬之與狄仁杰的關系,可謂肝膽相照。這兩個舉足輕重的政治家,為了黎元社稷,相攜奮斗,赤心承遞,更是不可多得的金石之交。張柬之和狄仁杰早有交集,開始兩人神交已久,后來相見甚歡,常書信來往,相互勉勵,是非常親密的戰(zhàn)友。狄...[繼續(xù)閱讀]
范仲淹是宋代的名臣,他的《岳陽樓記》震鑠古今,他的作為有功于民族,他的文章有功于后代,其先憂后樂思想,影響了千千萬萬的有志之士。而他的偶像,正是唐朝狄公,狄仁杰。他被貶時,途徑彭澤,瞻仰狄仁杰像后,寫下著名的《唐狄梁...[繼續(xù)閱讀]
圣歷二年(699) 七月,武則天命太子、相王、太平公主與武攸暨為誓文, 告天地于明堂, 銘之鐵券, 藏于史館。這件事在歷稱“明堂盟誓”。當然,滿朝文武,在神都的,都要去做個見證。張柬之在長安初年才被推薦為洛州司馬,再升秋官侍郎...[繼續(xù)閱讀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