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石器時代2013年9月征集于靖遠縣雙龍鄉(xiāng)義和村長20.2厘米,寬3-5厘米,厚3.7厘米青石質。長條形,體扁平,通體磨光。雙面弧形刃,刃部磨尖。石斧新石器時代2013年9月征集于靖遠縣雙龍鄉(xiāng)義和村長19.2厘米,寬4.4-5.4厘米,厚1.7厘米青石質,石...[繼續(xù)閱讀]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新石器時代2013年9月征集于靖遠縣雙龍鄉(xiāng)義和村長20.2厘米,寬3-5厘米,厚3.7厘米青石質。長條形,體扁平,通體磨光。雙面弧形刃,刃部磨尖。石斧新石器時代2013年9月征集于靖遠縣雙龍鄉(xiāng)義和村長19.2厘米,寬4.4-5.4厘米,厚1.7厘米青石質,石...[繼續(xù)閱讀]
寺洼文化1981年9月征集于靖遠縣高灣公社長12.5厘米,寬4.5厘米,孔徑3厘米青石質。雙面弧形刃,斧中部有雙面鉆形成的銎,柄首較圓。通體經(jīng)磨光,制作精細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齊家文化1981年征集于靖遠縣糜灘公社朝陽大隊長19.5厘米,寬3.8厘米,厚1.2厘米玉質。長條形片狀,雙面弧形刃,頂部有一單面鉆孔。通體經(jīng)磨光,玉質細潤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齊家文化1998年靖遠縣興隆鄉(xiāng)新民弋家隊澇壩峴新民遺址出土長4.5厘米,寬1.8厘米,厚0.5厘米玉質。條形,體扁平,頂部略呈三角形,有單面鉆一孔,單面直刃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齊家文化2006年征集于靖遠縣若笠鄉(xiāng)玉珠項鏈由五條長分別為120厘米(822顆)、108厘米(725顆)、200厘米(1446顆)、164厘米(1025顆)、157厘米(907顆)的玉珠鏈組合而成,共計玉珠4925顆,每顆玉珠直徑約0.4厘米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齊家文化1997年靖遠縣興隆鄉(xiāng)新民弋家隊新民遺址出土石墜個體大小不一;石珠外徑約0.6-0.7厘米,厚0.4厘米綠松石料。石項墜經(jīng)切割磨光而成,大小不等,形狀不一,有的似葉形,有的呈不規(guī)則橢圓形;綠松石珠經(jīng)切割鉆孔而成,形如細短管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齊家文化1988年靖遠縣雙龍鄉(xiāng)永安堡永和遺址出土高4.1厘米,直徑8.6厘米,壁厚0.7厘米和田黃玉。圓形筒狀,通體磨光,邊緣有褐色沁,外壁雕出四個大小相等的長方塊。玉石為半透明青黃色,有透明感,油脂光澤,玉質細潤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齊家文化1998年12月征集于靖遠縣石門鄉(xiāng)老崖水李家岔長8厘米,寬4.6-6.2厘米,厚0.7-1.05厘米,孔徑0.7-0.9厘米玉質。雙面鉆孔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漢代1976年靖遠縣黃灣漢墓發(fā)掘出土長5.2厘米,寬3厘米玉質。呈扁平狀,中心稍厚,腹背微凸,平頭,翅端呈弧形鋒狀,背部用陰刻弧線勾現(xiàn)出蟬的頸部、雙翅?!蛴裣s屬兩漢時期葬玉的典型種類。兩漢時期,葬玉造型多樣、復雜,主要有玉琀...[繼續(xù)閱讀]
漢代1976年靖遠縣黃灣漢墓發(fā)掘出土長2.5厘米,直徑0.5厘米玉質。圓柱形,一頭大,一頭稍小?!虮侨?是九竅塞其中的一種。九竅塞用以填塞死者的九竅?!熬鸥[”指雙眼、雙耳、鼻孔、嘴、肛門和生殖器。古人認為堵住這“九竅”,可...[繼續(xù)閱讀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