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前位置:首頁 > 詩詞 > 【蘇軾】 詩詞 > 正文

葉嘉傳
宋 - 蘇軾

葉嘉,閩人也。其先處上谷。曾祖茂先,養(yǎng)高不仕,好游名山,至武夷,悅之,遂家焉。嘗曰:「吾植功種德,不為時采,然遺香后世,吾子孫必盛于中土,當(dāng)飲其惠矣?!姑仍岷略?,子孫遂為郝源民。
至嘉,少植節(jié)操?;騽裰畼I(yè)武。曰:「吾當(dāng)為天下英武之精,一槍一旗,豈吾事哉!」因而游見陸先生,先生奇之,為著其行錄傳于時。方漢帝嗜閱經(jīng)史時,建安人為謁者侍上,上讀其行錄而善之,曰:「吾獨(dú)不得與此人同時哉!」曰:「臣邑人葉嘉,風(fēng)味恬淡,清白可愛,頗負(fù)其名,有濟(jì)世之才,雖羽知猶未詳也?!股象@,敕建安太守召嘉,給傳遣詣京師。
展開全文
郡守始令采訪嘉所在,命赍書示之。嘉未就,遣使臣督促。郡守曰:「葉先生方閉門制作,研味經(jīng)史,志圖挺立,必不屑進(jìn),未可促之?!褂H至山中,為之勸駕,始行登車。遇相者揖之,曰:「先生容質(zhì)異常,矯然有龍鳳之姿,后當(dāng)大貴?!?br/>嘉以皂囊上封事。天子見之,曰:「吾久飫卿名,但未知其實(shí)爾,我其試哉!」因顧謂侍臣曰:「視嘉容貌如鐵,資質(zhì)剛勁,難以遽用,必槌提頓挫之乃可。」遂以言恐嘉曰:「砧斧在前,鼎鑊在后,將以烹子,子視之如何?」嘉勃然吐氣,曰:「臣山藪猥士,幸惟陛下采擇至此,可以利生,雖粉身碎骨,臣不辭也。」上笑,命以名曹處之,又加樞要之務(wù)焉。因誡小黃門監(jiān)之。有頃,報(bào)曰:「嘉之所為,猶若粗疏然?!股显唬骸肝嶂洳?,第以獨(dú)學(xué)未經(jīng)師耳。嘉為之,屑屑就師,頃刻就事,已精熟矣?!?br/>上乃敕御史歐陽高、金紫光祿大夫鄭當(dāng)時、甘泉侯陳平三人與之同事。歐陽疾嘉初進(jìn)有寵,曰:「吾屬且為之下矣?!褂?jì)欲傾之。會天子御延英促召四人,歐但熱中而已,當(dāng)時以足擊嘉,而平亦以口侵陵之。嘉雖見侮,為之起立,顏色不變。歐陽悔曰:「陛下以葉嘉見托,吾輩亦不可忽之也?!挂蛲姷?,陽稱嘉美而陰以輕浮訿之。嘉亦訴于上。上為責(zé)歐陽,憐嘉,視其顏色,久之,曰:「葉嘉真清白之士也。其氣飄然,若浮云矣。」遂引而宴之。
少選間,上鼓舌欣然,曰:「始吾見嘉未甚好也,久味其言,令人愛之,朕之精魄,不覺灑然而醒?!稌吩唬骸簡⒛诵模蛛扌??!患沃^也?!褂谑欠饧吴牶虾睿簧袝?,曰:「尚書,朕喉舌之任也。」由是寵愛日加。朝廷賓客遇會宴享,未始不推于嘉,上日引對,至于再三。
后因侍宴苑中,上飲逾度,嘉輒苦諫。上不悅,曰:「卿司朕喉舌,而以苦辭逆我,馀豈堪哉!」遂唾之,命左右仆于地。嘉正色曰:「陛下必欲甘辭利口然后愛耶!臣雖言苦,久則有效。陛下亦嘗試之,豈不知乎!」上顧左右曰:「始吾言嘉剛勁難用,今果見矣。」因含容之,然亦以是疏嘉。
嘉既不得志,退去閩中,既而曰:「吾未如之何也,已矣。」上以不見嘉月馀,勞于萬機(jī),神薾思困,頗思嘉。因命召至,喜甚,以手撫嘉曰:「吾渴見卿久矣?!顾於饔鋈绻省?br/>上方欲南誅兩越,東擊朝鮮,北逐匈奴,西伐大宛,以兵革為事。而大司農(nóng)奏計(jì)國用不足,上深患之,以問嘉。嘉為進(jìn)三策,其一曰:榷天下之利,山海之資,一切籍于縣官。
行之一年,財(cái)用豐贍,上大悅。兵興有功而還。上利其財(cái),故榷法不罷,管山海之利,自嘉始也。
居一年,嘉告老,上曰:「鉅合侯,其忠可謂盡矣。」遂得爵其子。又令郡守?fù)衿渥谥е颊?,毎歲貢焉。嘉子二人,長曰搏,有父風(fēng),故以襲爵。次子挺,抱黃白之術(shù),比于搏,其志尤淡泊也。
嘗散其資,拯鄉(xiāng)閭之困,人皆德之。故鄉(xiāng)人以春伐鼓,大會山中,求之以為常。
贊曰:今葉氏散居天下,皆不喜城邑,惟樂山居。氏于閩中者,蓋嘉之苗裔也。天下葉氏雖夥,然風(fēng)味德馨為世所貴,皆不及閩。閩之居者又多,而郝源之族為甲。嘉以布衣遇天子,爵徹侯,位八座,可謂榮矣。然其正色苦諫,竭力許國,不為身計(jì),蓋有以取之。夫先王用于國有節(jié),取于民有制,至于山林川澤之利,一切與民,嘉為策以榷之,雖救一時之急,非先王之舉也,君子譏之?;蛟乒苌胶V加邴}鐵丞孔僅、桑弘羊之謀也,嘉之策未行于時,至唐趙贊,始舉而用之。
收起
更多詩詞內(nèi)容,請進(jìn)入學(xué)習(xí)中心 >>
開通會員,享受整站包年服務(wù)立即開通 >

蘇軾

北宋文學(xué)家、書畫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)人,字子瞻,一字和仲,號東坡居士。蘇老泉長子,蘇潁濱兄。與父、弟合稱“三蘇”,故又稱“大蘇”。宋仁宗嘉祐二年(1057年)進(jìn)士。嘉祐六年(1061年),再中制科,授簽書鳳翔府節(jié)度判官廳事。宋英宗治平二年(1065年),召除判登聞鼓院,尋試館職,除直史館。治平三年,父卒,護(hù)喪歸蜀。宋神宗熙寧二年(1069年),服除,除判官告院兼判尚書祠部,權(quán)開封府推官。熙寧四年(1070年),上書論王介甫新法之不便,出為杭州通判。徙知密、徐二州。元豐二年(1079年),移知湖州,因詩托諷,逮赴臺獄,史稱“烏臺詩案”。獄罷,貶黃州團(tuán)練副使,本州安置。元豐四年(1081年),移汝州團(tuán)練副使。元豐八年(1085年)春,得請常州居住,十月起知登州。尋召除起居舍人。宋哲宗元祐元年(1086年)遷中書舍人,改翰林學(xué)士兼侍讀。元祐四年(1089年),以龍圖閣學(xué)士知杭州。會大旱,饑疾并作,東坡請免上供米,又減價糶常平米,存活甚眾。杭近海,民患地泉咸苦,東坡倡浚河通漕,又沿西湖東西三十里修長堤,民德之。元祐六年(1091年),除翰林學(xué)士承旨,尋因讒出知潁州,徙揚(yáng)州。后以端明殿學(xué)士、翰林侍讀學(xué)士出知定州。紹圣元年(1094年),貶惠州。紹圣四年(1097年),再貶儋州。累貶瓊州別駕,居昌化。宋徽宗即位,元符三年(1100年)赦還,提舉玉局觀,復(fù)朝奉郎。建中靖國元年(1101年),卒于常州,年六十四(按:東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,時已入1037年)。宋孝宗時謚文忠。東坡于文學(xué)藝術(shù)堪稱全才。其文汪洋恣肆,清新暢達(dá),與歐陽文忠并稱“歐蘇”,為唐宋八大家之一;為詩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比喻,獨(dú)具風(fēng)格,與黃山谷并稱“蘇黃”;作詞開豪放一派,變詞體綺靡之風(fēng),下啟南宋,與辛稼軒并稱“蘇辛”;工書,擅行、楷,能自創(chuàng)新意,用筆豐腴跌宕,有天真爛漫之趣,與黃山谷、米元章、蔡君謨并稱宋四家;畫學(xué)文與可,喜作枯木怪石,論畫主張神似。有《東坡集》四十卷、《東坡后集》二十卷、《和陶詩》四卷、《東坡七集》、《東坡志林》、《東坡樂府》、《仇池筆記》《論語說》等?!度卧姟窎|坡詩,卷一至卷四六,以清道光刊王文誥《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》為底本,卷四七、卷四八,以清干隆刊馮踵息《蘇文忠詩合注》為底本。校以宋刊半葉十行本《東坡集》《東坡后集》(殘,簡稱集甲)、宋刊半葉十二行本《東坡集》《東坡后集》(殘,簡稱集乙,集甲、集乙合稱集本)、宋眉山刊《蘇文忠公文集》(殘,簡稱集丙)、宋黃州刊《東坡先生后集》(殘,簡稱集丁),宋刊《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》(簡稱集戊)、宋刊《集注東坡先生詩前集》(殘,簡稱集注)、宋嘉泰刊施德初、顧景繁《注東坡先生詩》(殘,簡稱施甲)、宋景定補(bǔ)刊施、顧《注東坡先生詩》(殘,簡稱施乙,施甲、施乙合稱施本)、宋黃善夫家塾刊《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》(簡稱類甲)、宋泉州刊《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》(殘,簡稱類乙)、元務(wù)本書堂刊《增刊校正王狀元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》(簡稱類丙,類甲、類乙、類丙,合稱類本)、明成化刊《東坡七集》(簡稱七集)、明萬歷刊《重編東坡先生外集》(簡稱外集)、清查初白《補(bǔ)注東坡編年詩》(簡稱查注)、清馮踵息《蘇文忠詩合注》(簡稱合注)。參校資料一為金石碑帖和著錄金石詩文的專著的有關(guān)部分;一為清人、近人的蘇詩校勘批語,其中有何義門焯所校清康熙刊《施注蘇詩》(簡稱何校),盧檠齋、紀(jì)曉嵐所校清干隆刊查注(分別簡稱盧校、紀(jì)校),章茗簃所??娝囆g(shù)風(fēng)覆明成化《東坡七集》(簡稱章校)。卷四八所收詩篇除《重編東坡先生外集》外,還分別采自《春渚紀(jì)聞》、《侯鯖錄》等書,亦據(jù)所采各書及有關(guān)資料進(jìn)行???。新輯集外詩,編為第四九卷。生平見《宋史·卷三百三十八·蘇軾傳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