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元培小名阿培,入塾時,加昆弟行通用之“元”字,曰元培。其叔父為他起字曰鶴卿。他后來治小學,慕古人名字相關(guān)之習,且以鶴卿二字為庸俗,乃自字曰仲申,而號曰隺庼。及在愛國學社時,自號曰民友。至《警鐘》時代,...[繼續(xù)閱讀]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蔡元培小名阿培,入塾時,加昆弟行通用之“元”字,曰元培。其叔父為他起字曰鶴卿。他后來治小學,慕古人名字相關(guān)之習,且以鶴卿二字為庸俗,乃自字曰仲申,而號曰隺庼。及在愛國學社時,自號曰民友。至《警鐘》時代,...[繼續(xù)閱讀]
錢鍾書曾評論說:“近人論詩界維新,必推黃公度。《人境廬詩》奇才大句,自為作手?!庇终f“凡新學而稍知存古,與夫舊學而強欲趨時者,皆好公度?!雹冱S遵憲,字公度。人境廬便是其齋號。他用自己的詩歌創(chuàng)作實踐,充任...[繼續(xù)閱讀]
林紓字琴南,生于清咸豐二年壬子九月二十七日(1852年11月8日)。幼年時,父母、老師、朋友和鄰居,各以自己的喜好,稱呼他為群玉、徽、秉輝等;隨著年齡的增長,境遇的變化,他又自號冷紅生、六橋補柳翁;清末民初,又有...[繼續(xù)閱讀]
梁啟超,廣東新會人,生于清同治十二年(1873年)正月二十六日。其字卓如,一字任甫,別署飲冰室主人。梁啟超出生時,他的父親還正在科舉的路上跋涉,母親粗通詩書,他們對作為梁門長子的梁啟超自然寄予厚望。由于比較優(yōu)...[繼續(xù)閱讀]
1880年10月23日(農(nóng)歷九月二十日),李叔同生于天津。幼名成蹊,學名文濤,字叔同,又號漱筒。祖籍浙江平湖。祖父寄籍津沽,經(jīng)營鹽業(yè)與銀錢業(yè)。父名世珍,字筱樓,清同治四年進士,官吏部主事。筱樓有三子:嫡出長子文錦,...[繼續(xù)閱讀]
魯迅曾有書房名“速齋”。1904年,他致錢玄同的書信中有一句云:“速齋班輩最大,并無老兄,所以遯廬當然不是‘令兄’?!薄八佟碑斢伞把浮币甓鴣怼_@或許是他借齋號所作的最初的戲稱。魯迅于《華蓋集·題記》落款為:...[繼續(xù)閱讀]
周作人的齋號有苦雨齋、苦茶庵、苦住庵,還有藥堂、鍛藥廬等,脫不開一個“苦”字。其《藥味集》自序里說:“惟一二友知其苦味?!彼^苦味,照他的說法,有兩層意思,一是“苦悶的象征”,作者“不自諱其苦”,反而要...[繼續(xù)閱讀]
柳亞子,原名慰高,字安如;更名人權(quán),字亞廬;再更名棄疾,字亞子。1887年,他生于江蘇省吳江縣北庫區(qū)之大勝村(一名勝溪),乳名慰寶,一名禪兒。他自己說:“安如”,是父親替我取的,好像是五六歲時才取得,取義大概...[繼續(xù)閱讀]
蘇曼殊,幼名子穀,后更名元瑛,亦作玄瑛,法名博經(jīng),世稱蘇曼殊上人,亦有燕子山僧之號,另有署名燕影生、燕影等。1911年,他的第一部專集《燕子箋》英譯本出版,所名“燕子”或源于“燕子龕”,其作品中小品、筆記多題...[繼續(xù)閱讀]
劉半農(nóng),原名壽彭,改名復,初字半儂,后改半農(nóng),晚號曲庵,世以字行。齋號有含輝室、靈霞館、雙鳳凰磚齋等。年輕時曾廁身上海十里洋場,后因投稿《新青年》,被蔡元培、陳獨秀發(fā)現(xiàn),遂請到北京。1917年,劉半農(nóng)任北京大...[繼續(xù)閱讀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