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詩詞 > 【張仲景】 詩詞 > 正文

傷寒論 · 辯脈法
漢 - 張仲景

問曰:脈有陰陽者,何謂也?
答曰:凡脈大、浮、數、動、滑,此名陽也;脈沉、澀、弱、弦、微,此名陰也,凡陰病見陽脈者生,陽病見陰脈者死。
展開全文
問曰:脈有陽結陰結者,何以別之?
答曰:其脈浮而數,能食,不大便者,此為實,名曰陽結也,期十七日當劇。其脈沉而遲,不能食,身體重,大便反硬,名曰陰結也。期十四日當劇。
問曰: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(fā)熱者,何?
答曰:陰脈不足,陽往從之;陽脈不足,陰往乘之。
曰:何謂陽不足?
答曰:假令寸口脈微,名曰陽不足,陰氣上入陽中,則灑淅惡寒也,
曰:何謂陰不足?
答曰:假令尺脈弱,名曰陰不足,陽氣下陷入陰中,則發(fā)熱也。
陽脈?。ㄒ蛔魑ⅲ╆幟}弱者,則血虛。血虛則筋急也。
其脈沉者,榮氣微也。
其脈浮,而汗出如流珠者,衛(wèi)氣衰也。
榮氣微者,加燒針,則血流不行,更發(fā)熱而躁煩也。
脈(一云秋脈)藹藹,如車蓋者,名曰陽結也。
脈(一云夏脈)累累,如循長竿者,名曰陰結也。
脈瞥瞥,如羹上肥者,陽氣微也。
脈縈縈,如蜘蛛絲者,陽氣(一云陰氣)衰也。
脈綿綿,如瀉漆之絕者,亡其血也。
脈來緩,時一止復來者,名曰結。脈來數,時一止復來者,名曰促(一作縱)。脈,陽盛則促,陰盛則結,此皆病脈。
陰陽相搏,名曰動。陽動則汗出,陰動則發(fā)熱。形冷、惡寒者,此三焦傷也。
若數脈見于關上,上下無頭尾,如豆大,厥厥動搖者,名曰動也。
陽脈浮大而濡,陰脈浮大而濡,陰脈與陽脈同等者,名曰緩也。
脈浮而緊者,名曰弦也。弦者狀如弓弦,按之不移也。脈緊者,如轉索無常也。
脈弦而大,弦則為減,大則為芤。減則為寒,芤則為虛。寒虛相搏,此名為革。婦人則半產、漏下,男子則亡血、失精。
問曰:病有戰(zhàn)而汗出,因得解者,何也?
答曰:脈浮而緊,按之反芤,此為本虛,故當戰(zhàn)而汗出也。其人本虛,是以發(fā)戰(zhàn)。以脈浮,故當汗出而解也。
若脈浮而數,按之不芤,此人本不虛;若欲自解,但汗出耳,不發(fā)戰(zhàn)也。
問曰:病有不戰(zhàn)而汗出解者,何也?
答曰:脈大而浮數,故知不戰(zhàn)汗出而解也。
問曰:病有不戰(zhàn),不汗出而解者,何也?
答曰:其脈自微,此以曾發(fā)汗、若吐、若下、若亡血,以內無津液,此陰陽自和,必自愈,故不戰(zhàn)、不汗出而解也。
問曰:傷寒三日,脈浮數而微,病人身涼和者,何也?
答曰:此為欲解也。解以夜半。脈浮而解者,濈然汗出也;脈數而解者,必能食也;脈微而解者,必大汗出也。
問曰:病脈,欲知愈未愈者,何以別之?
答曰:寸口、關上、尺中三處,大小、浮沉、遲數同等,雖有寒熱不解者,此脈陰陽為和平,雖劇當愈。
立夏得洪(一作浮)大脈,是其本位。其人病身體苦疼重者,須發(fā)其汗。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,不須發(fā)汗。若汗?jié)鐫缱猿稣?,明日便解矣。何以言之?立夏得洪大脈,是其時脈,故使然也。四時仿此。
問曰:凡病欲知何時得?何時愈?
答曰:假令夜半得病,明日日中愈;日中得病,夜半愈。何以言之?日中得病,夜半愈者,以陽得陰則解也。夜半得病,明日日中愈者,以陰得陽則解也。
寸口脈浮為在表,沉為在里,數為在府,遲為在藏。假令脈遲,此為在藏也。
趺陽脈浮而澀,少陰脈如經也,其病在脾,法當下利。何以知之?若脈浮大者,氣實血虛也。今趺陽脈浮而澀,故知脾氣不足,胃氣虛也。以少陰脈弦而?。ㄒ蛔鞒粒?,才見此為調脈,故稱如經也。若反滑而數者,故知當屎膿也。
寸口脈浮而緊,浮則為風,緊則為寒。風則傷衛(wèi),寒則傷榮。榮衛(wèi)俱病,骨節(jié)煩疼,當發(fā)其汗也。
趺陽脈遲而緩,胃氣如經也。趺陽脈浮而數,浮則傷胃,數則動脾,此非本病,醫(yī)特下之所為也。榮衛(wèi)內陷,其數先微,脈反但浮,其人必大便硬,氣噫而除。何以言之?本以數脈動脾,其數先微,故知脾氣不治,大便硬,氣噫而除。今脈反浮,其數改微,邪氣獨留,心中則饑,邪熱不殺谷,潮熱發(fā)渴,數脈當遲緩,脈因前后度數如法,病者則饑。數脈不時,則生惡瘡也。
師曰:病人脈微而澀者,此為醫(yī)所病也。大發(fā)其汗,又數大下之,其人亡血,病當惡寒,后乃發(fā)熱,無休止時,夏月盛熱,欲著復衣,冬月盛寒,欲裸其身,所以然者,陽微則惡寒,陰弱則發(fā)熱,此醫(yī)發(fā)其汗,令陽氣微,又大下之:令陰氣弱,五月之時,陽氣在表,胃中虛冷,以陽氣內微,不能勝冷,故欲著復衣;十一月之時,陽氣在里,胃中煩熱,以陰氣內弱,不能勝熱,故欲裸其身。又陰脈遲澀,故知血亡也。
脈浮而大,心下反硬,有熱屬藏者,攻之,不令發(fā)汗。屬府者,不令溲數。溲數則大便硬,汗多則熱愈,汗少則便難,脈遲尚未可攻。
脈浮而洪,身汗如油,喘而不休,水漿不下,體形不仁,乍靜乍亂,此為命絕也。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災,若汗出發(fā)目閏,喘不休者,此為肺先絕也。陽反獨留,形體如煙熏,直視搖頭,此心絕也。唇吻反青,四肢習者,此為肝絕也。環(huán)口黧黑,柔汗發(fā)黃者,此為脾絕也,溲便遺失、狂言、目反直視者,此為腎絕也。
又未知何藏陰陽前絕,若陽氣前絕,陰氣后竭者,其人死,身色必青;陰氣前絕,陽氣后竭者,其人死,身色必赤,腋下溫,心下熱也。
寸口脈浮大,而醫(yī)反下之,此為大逆。浮則無血,大則為寒,寒氣相搏,則為腸鳴,醫(yī)乃不知,而反飲冷水,令汗大出,水得寒氣,冷必相搏,其人即噎。趺陽脈浮,浮則為虛,浮虛相搏,故令氣□。言胃氣虛竭也。脈滑,則為噦。此為醫(yī)咎,責虛取實,守空迫血。脈浮、鼻中燥者,必衄也。
諸脈浮數,當發(fā)熱,而灑淅惡寒,若有痛處,飲食如常者,畜積有膿也。脈浮而遲,面熱赤而戰(zhàn)惕者,六七日當汗出而解。反發(fā)熱者,差遲。遲為無陽,不能作汗,其身必癢也。
寸口脈陰陽俱緊者,法當清邪中于上焦,濁邪中于下焦。清邪中上,名曰潔也;濁邪中下,名曰渾也,陰中于邪,必內栗也,表氣微虛,里氣不守,故使邪中于陰也。陽中于邪,必發(fā)熱、頭痛、項強、頸攣、腰痛、胚酸,所為陽中霧露之氣,故曰清邪中上。濁邪中下,陰氣為栗,足膝逆冷,便溺妄出,表氣微虛,里氣微急,三焦相混,內外不通,上焦怫郁,藏氣相熏,口爛食斷也。中焦不治,胃氣上沖,脾氣不轉,胃中為濁,榮衛(wèi)不通,血凝不流,若衛(wèi)氣前通胃氣虛竭也。脈滑,則為噦。此為醫(yī)咎,責虛取實,守空迫血。脈浮、鼻中燥者,必衄也。
諸脈浮數,當發(fā)熱,而灑淅惡寒,若有痛處,飲食如常者,畜積有膿也。脈浮而遲,面熱赤而戰(zhàn)惕者,六七日當汗出而解。反發(fā)熱者,差遲。遲為無陽,不能作汗,其身必癢也。
脈陰陽俱緊者,口中氣出,唇口干燥,蜷臥足冷,鼻中涕出,舌上胎滑,勿妄治也。到七日以來,其人微發(fā)熱,手足溫者,此為欲解;或到八日以上,反大發(fā)熱者,此為難治。設使惡寒者,必欲嘔也;腹內痛者,必欲利也。
脈浮而滑,浮為陽,滑為實,陽實相搏,其脈數疾,衛(wèi)氣失度,浮滑之脈數疾,發(fā)熱汗出者,此為不治。
傷寒咳逆上氣,其脈散者死。謂其形損故也。
收起
更多詩詞內容,請進入學習中心 >>
開通會員,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>

張仲景

張仲景(約公元150~154年——約公元215~219年),名機,字仲景,東漢南陽涅陽縣(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(zhèn)張寨村)人。東漢末年著名醫(yī)學家,被后人尊稱為醫(yī)圣。張仲景廣泛收集醫(yī)方,寫出了傳世巨著《傷寒雜病論》。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,是中醫(yī)臨床的基本原則,是中醫(yī)的靈魂所在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