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醫(yī)學知識 > 功能組織學與胚胎學 > 列表
功能組織學與胚胎學 共有 397 個詞條內容

圖1~13 高爾基復合體(電鏡照像)

    電鏡下觀察高爾基復合體,可見其為許多膜限性的扁平囊(圖中方框內)。囊呈盤形且略彎曲,故囊有凸凹兩面。凸面上有許多窗孔。另外,在囊的附近還有許多大小不等的泡,小泡稱運輸泡,大泡稱濃縮泡。高爾基復合體,為細胞分泌物聚集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功能組織學與胚胎學

圖1~14 中心粒(電鏡照像)

    中心體是由2個中心粒及附屬物質所組成。每個中心粒在電鏡下呈長筒形。本圖為中心粒的橫切面,外周有9組相互平行的微管(參閱圖1~8),每組由3個微管組成。兩個中心粒相互成垂直排列。中心體參與細胞的繁殖活動。另外,由于纖毛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功能組織學與胚胎學

圖1~15 溶酶體功能示意圖

    溶酶體廣泛分布于細胞質之中,外圍有單位膜所包繞,內含豐富的水解酶,在酸性時活躍。溶酶體的膜,在各種實驗條件及藥物影響下,其通透力可增強甚至造成溶酶體破裂,以致消化細胞本身。這種現(xiàn)象并不一定是在病理狀態(tài),如在胚胎發(fā)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功能組織學與胚胎學

圖1~16 內質網(wǎng)與高爾基復合體功能示意圖

    由血液來的氨基酸,先由糙面內質網(wǎng)的核蛋白體合成蛋白質,然后由內質網(wǎng)管道或運輸小泡經高爾基復合體的凸面進入高爾基復合體。在此進一步濃縮,由高爾基復合體的邊緣或凹面突出形成濃縮泡,終于組成分泌顆粒,積聚于分泌細胞的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功能組織學與胚胎學

圖1~17 細胞有絲分裂

    細胞有絲分裂又稱間接分裂,其過程為:1、2.前期。細胞膜消失,染色質進入高度螺旋化狀態(tài),在光鏡下可見有染色體。核仁解體,在間期復制的中心彼此分開,每個中心體的周圍出現(xiàn)很多放射狀行走的細絲,形成星體。在兩個中心體之間的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功能組織學與胚胎學

圖1~18 染色體組型

    人體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出現(xiàn)22對染色體,1對性染色體。根據(jù)染色體的形態(tài),組成組型。常用的染色體組型方法有派(Patan)氏分型法與丹(Denver)氏分型法。本圖是根據(jù)1966年國際學術會議確定,將兩種分型法結合并用,將染色體的特征列表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功能組織學與胚胎學

圖1~19 細胞周期

    細胞周期是細胞分裂期與間期的總稱。細胞間期中最大的變化是DNA復制。間期又分:DNA合成前期,簡稱G1期。此期進行DNA復制的準備,其延續(xù)時間長短不一,隨細胞而異,從數(shù)小時到數(shù)日不等。DNA合成期,簡稱S期,DNA復制,其數(shù)量比原來增加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功能組織學與胚胎學

圖2~1 各種單層上皮(光鏡觀察)

    (1)為單層扁平上皮鋪片標本。細胞周邊為鋸齒狀,核居細胞之中央。此種上皮多分布于表面光滑摩擦力較少的區(qū)域,如體腔表面、心血管內表面、某些器官的外表面等。(2)為單層立方上皮切片標本。細胞為立方形,核圓而居細胞之中央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功能組織學與胚胎學

圖2~2 各種單層上皮立體模式圖

    (1)單層扁平上皮。正面觀時細胞的周邊呈鋸齒狀,核居中央。切面呈扁梭狀,中央粗而兩端細,核居細胞的中央部位。扁平上皮切面深部為結締組織。(2)單層立方上皮。正面觀為五角形或六角形,細胞相嵌緊密,垂直切面為立方或略長方形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功能組織學與胚胎學

圖2~3 假復層柱狀上皮及各種復層上皮(光鏡觀察)

    (1)假復層柱狀上皮。細胞多數(shù)為柱狀,但高矮不一,細胞核所處的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上。本圖為假復層柱狀纖毛上皮,分布于呼吸管道的內表面。有清除污物保護機體之功能。此種上皮基底膜非常明晰。(2)復層扁平上皮。細胞多達十數(shù)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功能組織學與胚胎學